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

有用的涨知识网
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

古方计量单位今解(的计量单位是什么)

来源:【台北医学报】

在我国历朝生物制药书刊中,关于服药公制的中文名称虽然大体上完全相同,但其具体的酌定、啥,往往随着各历朝的社会变迁和制度的改革而颇有出入。方剂中常见的“两”就有很大的变化。以考古发现为依据,经当代研究确定,秦、西汉时期十元只有15.6克,东汉时十元变为约15.4克,魏、晋时期十元是17.7克,隋唐宋元十元多在40克以上,直到明、清两代才大体上稳定下来,计算方法以十六两为一斤,十元为十钱,一钱为十分。一钱约为3.125克,故理气中的十元都换算成成30克。

在古时生物制药书刊中,一些特殊公制也比较常见,如三则匕、钱匕、刀圭、部领等。这些古时特殊的公制折合当代公制是啥呢?下面给大家做简要介绍。

三则匕 三则匕是依古尺反方三寸所造的酒精灯,花纹如刀匕,犹今之easier。《宣和洪氏》载:“三则匕者,作匕反方三寸,抄散取异萼者为度。”按照古今度量衡的换算成,一三则匕的耗电量,相等于当代的2.74毫克;金石药末约为2克,草木药末约为1克。

钱匕 钱匕是古时量挂号末的器具。用汉代的五铢币抄挂号末,以异萼为度称作一钱匕,一钱匕的量纲比一三则匕稍小,折合一三则匕的6/10~7/10,约今五分六厘,折合当今不到2克;半钱匕,则是用五铢的一半面积抄挂号末,以异萼为度,折合一钱匕的1/2,约今二分八厘,折合不到1克;钱五匕,是指药末盖满五铢边的“五”字为度,折合一钱匕的1/4,约今一分六丝,折合0.42克。

刀圭 刀圭是指花纹像炮身的梁以,端尖锐,中低洼。以此炮身的梁以做计算方法工具,《宣和洪氏》引陶弘景《名医别录》记述:“凡散芬片云刀圭者,十分三则匕之一,小寺梧桐子大也。”也就是说,一刀圭相等于一三则匕的1/10。

部领 古时以唐“开元通宝”钱币抄挂号末,钱面共有四字,将药末填去钱面部领之量,即称作部领,折合今之0.4克。

羊奶黎豆 羊奶黎豆是采用口义类比的思路确定服药量纲的一类方法。如《伤寒论》大青龙汤中的石膏,“如羊奶黎豆”。一羊奶黎豆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,折合9克。

枚 为果实入药的计数单位,根据品种的不同,选择国际标准各异。如大枣十八粒,则可选较大者为两枚之国际标准;又如白果五枚,则可选中等个头的为两枚之国际标准。

握、把、束 是指部分草本类或蔓茎类药物的一类大略公制。就是以手握拳挂号为一握、一把;握紧拳头挂号后,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,称作一束。

片 亦为汤剂中常见的一类大略公制。如生姜一片,约计一钱(3克)。

盏、杯、碗、盅 为药液(或水、酒)的大略公制。通常的耗电量折合今之150~300毫克。

另外,在古时历观中或在民间服药时,还有一些模糊的计算方法中文名称,如一捻、一撮、一指撮等,是指服药取较少的量纲,一般仅有几克。

笔者建议,在对古时医籍中记述这些剂量进行换算成时,可以此作为参考,但不可拘泥这些换算成方法,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、病情,按照治疗的要求,以当代临床经验为主要依据,辨证施药,以取得更好的疗效。 (韩德承)

本文来自【台北医学报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有用的涨知识网 » 古方计量单位今解(的计量单位是什么)
分享到: 更多 (0)

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
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