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用的涨知识网有用的涨知识网

有用的涨知识网
一起学习分享有用的涨知识网

口气念完经史,精粹都在这儿了!

论语指《论语》、《论语》、《理工学院》、《中道》,四书指《楚辞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。经史是世界闻名的东方圣经,日光福泽的人文珍品。

几千年来,它感悟了华夏儿女对宇宙大自然的领悟、对哲理的深刻认识、对伦理道德天道的创造力阐述,提供了力行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。其中的座右铭词句、评语佳言、成语成语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人文书籍和日常生活、社会活动中。

《理工学院》

1、物有清人,事有卦辞。事无巨细相继,则近道矣。

原文:世上的表达方式都有清人始终,明确它们的相继顺序,那就接近表达方式发展的规律了。

2、欲修其敛,Syngenta其心;欲正其气者,先诚原意;欲诚原意者,先致其知,论语在论语。

原文:想学识他们的心智,就需先得体他们的态度,想得体他们的态度,就需先确认他们的魄力,想确认他们的魄力,就需先多样他们的科学知识,多样科学知识就在于深入探讨表达方式的原理。

3、cury屋,德杨荣胤,心广体胖。

原文: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,有五福的人心里KMH,身体大自然也安舒了。

4、时人有大街,必冠英Toothukudi之,骄泰以失之。

原文:时人有位大准则,就是必须用忠心仁爱来争取人心,骄横奢侈就会失去人心。

5、以有有大街,生乎众,食乎寡,为乎疾,用乎舒,则财恒奥尔奈。

原文:倚靠有位大准则:生产的人多,消费的人少,创造得迅速,使用得排解,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。

《中道》

1、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

2、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

3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
4、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
《论语》

1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
原文:学习科学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、练习,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?有朋友远道而来,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?

2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
原文: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: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?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?老师传授科学知识,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?

3、巧言令色,鲜矣仁!

原文:花言巧语、假装和善的脸色,这样的人很少有五福的!

4、时人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

原文:时人致力于根本、根本的东西确立了,仁道也就产生了。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,就是行仁的根本吧!

5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原文:知道的就承认知道,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,这就是对待表达方式的正确态度。

6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原文: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,无所收获;只是思考而不读书,有时就会空想,疑惑不解。

7、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
原文:三十岁开始自立,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,五十岁了解宇宙大自然之理,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,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、随意而为,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。

8、时人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
原文:时人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,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。

9、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

原文: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,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,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。

10、时人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
原文:时人晓得的是道义,小人懂得的是财利。

11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。

原文: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,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。

12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原文:聪明而喜爱学习,向地位、学识不如他们的人请教,并不感到耻辱。

13、三思而后行。

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,然后才去行动。

14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
原文:聪明的人喜爱水,五福的人喜爱山。聪明的人活跃,五福的人沉静。聪明的人快乐,五福的人长寿。

1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原文:三人一路同行,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,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,不好的地方他们如果有就要改正。

16、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

原文:消逝的时间,像流水一样呀!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。

17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
原文: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,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。

18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!

原文:如果不是天气寒冷,就不会知道松树、柏树是最少落叶的。

19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
原文:聪明的人不会迷惑,有五福的人不会忧愁,勇敢的人无所畏惧。

《论语》

1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
2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

3、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

4、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

5、人告之以有过,则喜。

6、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

7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
8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
9、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

10、劳气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;治于人者食人,治人者食于人,天下之通义也。

11、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

12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为大丈夫。

13、爱人不亲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礼人不答,反其敬。

14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

15、鱼,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

《楚辞》

1、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时人好逑。

原文:雎鸠关关相对唱,双栖河中小洲上。纯洁美丽好姑娘,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。

2、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
原文:紧紧拉着你的手,愿意白头偕老。

3、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

原文:一天不见心上人,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!

4、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

原文:我已决心离开你,去那理想新乐土。

5、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
原文:河畔芦苇白茫茫,夜来清露凝成霜。我所思念的那个人,正在河水的那一方。

6、心乎爱矣,遐不谓矣!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

原文:心中这样爱着他,为什么不大胆向他/她诉说?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,何时能忘,不受折磨?

《尚书》

1、静言庸违,象恭滔天。

原文:花言巧语,阳奉阴违,貌似恭敬,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。

2、侮慢自贤,反道败德。

3、无稽之言勿听,弗询之谋勿庸。

4、视远惟明,听德惟聪。

5、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

6、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

7、为山九刃,功亏一篑。

《论语》

1、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

原文:傲慢不可滋长,欲望不可放纵,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,享乐之情不可无尽。

2、贤者狎而敬之,畏而爱之。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。

原文: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,畏服而且爱慕他。对于他们所爱的人,要能知道他的缺点,对于他们所憎恶的人,要能看到他的好处。

3、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时人。

原文: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,力行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,可以称之为时人。

4、知为人子,然后可以为人父;知为人臣,然后可以为人君;知事人,然后能使人。

原文: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,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;知道做一个好臣下,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;明白如何为人做事,然后才能使唤他人。

5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

原文:美玉不雕琢,不能成为好的器具;人不学习,就不会明白道理。

6、善歌者,使人继其声;善教者,使人继其志。

原文:善于唱歌的人,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;善于教学的人,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。

7、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

原文: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,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。

《周易》

1、天行健,时人以自强不息。

2、时人学以聚之,问以辩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

3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

4、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

5、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

6、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

7、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
《左传》

1、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

原文:多作不义的事情,必定会自我灭亡。

2、度德而处之,量力而行之。

原文:忖度德行如何,以便决定他们怎样处理事情;估量他们的力量大小,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。

3、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

原文: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,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。

4、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。

原文: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,失去了嘴唇,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。

5、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
原文: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,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,就是最大的好事。

6、举不失德,赏不失劳。

原文:举荐人才,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;赏赐爵禄,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。

7、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

原文: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,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,想到了就有防备,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。

8、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

原文:树梢大于树干,树就要折断;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。

9、树德莫如滋,去疾莫如尽。

原文:树立德行,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;而除掉毛病,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有用的涨知识网 » 口气念完经史,精粹都在这儿了!
分享到: 更多 (0)

有用的涨知识网 带给你想要内容

联系我们